(资料图片)
本期投资提示:
本周申万农林牧渔指数上涨1.6%,沪深300 下跌0.6%。部分重点个股涨幅前三名:金新农(15.7%)、福建金森(10.1%)、温氏股份(5.9%),跌幅前三名:天马科技(-3.8%)、海大集团(-3.3%)、*ST 南糖(-2.6%)。投资分析意见:配置养殖业持续周期性改善,关注非洲猪瘟疫苗进展、转基因玉米试点种植、“厄尔尼诺”重现等行业主题。重点关注:①行业持续周期性改善:益生股份、圣农发展;巨星农牧、温氏股份、牧原股份、中宠股份;②相关行业主题投资:非洲猪瘟疫苗商业化: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普莱柯、科前生物;转基因玉米试点种植:登海种业、隆平高科、大北农。
本周重点报告:《大北农(002385)——创新型农业巨头,有望受益于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推广》。核心投资要点:大北农是养殖+种植共同发展的创新型农业企业。种业:十年磨一剑,生物育种布局持续领先,转基因商业化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参考美国转基因玉米推广经验,未来3 年转基因玉米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凭借前期大力投入积累的领先优势,预计公司转基因玉米性状将取得较高市占率。饲料:基石业务稳健发展,中期目标外销1000 万吨。随着周期的底部回暖,公司饲料销售有望恢复(23Q1 饲料外销134 万吨,同比+13.4%)。公司目前饲料产能超过1000 万吨,逐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满产率,有望支撑公司饲料业务中期维持稳健增长。养殖:9 大平台全国化布局,有望受益猪周期底部回暖。投资分析意见:公司凭借在生物育种领域的持续投入,积累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正式落地后有望逐步转化为利润兑现。与此同时,受益于行业景气的触底回暖,公司的饲料与养猪业务盈利能力均有望逐步走出低谷。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365/419/455 亿元, 同比+12.6%/+14.8%/+8.7%, 实现归母净利润4.0/17.4/17.0 亿元, 同比+621.2%/+332.6%/-2.1%。将三大业务分部估值后,给予公司2023 年目标市值357 亿元,较当前市值仍有33%的上行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生猪养殖:猪价持续低迷,产能延续去化。据涌益咨询,7 月2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销售均价为13.80 元/公斤,周环比下跌0.93%。行业供应压力持续:端午节后供应量持续恢复,节中积压供给亦继续释放;加之节后需求重回疲软态势,近期猪价整体呈现低位震荡态势。补栏积极性持续低迷,仔猪价格继续下行。涌益咨询监控6 月29 日全国15kg 仔猪均价约495 元/头,较一周前水平继续下滑近7 元/头。生猪出栏均重继续下降:根据涌益咨询数据显示,本周全国平均体重为120.56 公斤,周环比降幅达0.27%,月度环比降幅0.84%。部分区域低体重猪出栏占比上升,或与疫情发生有关:本周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区域低体重猪占比分别提升2%、1%、1%、1%。产能去化缓步进行中,趋势有望延续。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
5 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58 万头,环比-0.6%。能繁母猪存栏从2023 年1 月4390 万头下降至5 月4257.8 万头,累计减少133 万头,降幅为-3%;原因主要来自于:①Q1 部分地区疫情;②主动性减少。我们预计行业“缓慢去产能”仍将延续。投资分析意见:产能去化趋势延续,关注生猪养殖板块布局机会。向后展望,需求端相对弱势,供给端压力或只增不减,行业仍面临亏损的压力。此外,南方雨季的到来,也让疫病防控再次面临考验。预计后续产能调减延续,能繁母猪产能继续趋势性“缓步”下降。板块投资机会仍在于 “产能持续去化”的演绎,产能去化带来供给下降、猪价上行的预期仍在发酵,继续推荐。在标的选择上,我们在年初提出出栏增速、成本水平与估值位置的选股三要素,布局预期发酵的初期。行至当下,量增快、成本优的猪股定价模式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共识。向后展望,企业的资金储备与养殖成本差异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定价。
基于此,重点推荐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牧原股份。
肉鸡养殖:白羽肉鸡:引种受限逻辑不变,父母代鸡苗销售开始缩量,关注换羽效率,静待供给反转。 22M5 开始的祖代种鸡引种受限,在经历强制换羽的平滑后,于23Q2 正式传导至父母代环节。 黄羽肉鸡:亏损延续,产能、供给仍在低位;应有季节性景气,但无猪价强刺激,或难以复制2022Q3 高度。投资分析意见:白鸡、黄鸡供给周期不尽相同,黑天鹅催化下,白羽肉鸡的被动去产能持续时间已有一年,且预计23 年内仍大概率延续。效率领先与养殖习惯的粘性,决定了海外品种种鸡仍是定价主体。23H2 将逐步由趋紧预期过渡到实质性缺失,父母代鸡苗价格高位难下。与此同时,商品代鸡苗供给顶部将逐步过去,我们仍看好商品代鸡苗供给出现明显拐点,叠加需求端的拉动,商品代鸡苗价格的拐点有望在Q3 末Q4 初来临。但需要强调的是,本轮周期和15-18 年间引种受限的逻辑不同之处在于,国产品种的补位,22 年为推广元年,23 年的市场接受度正快速提升。因此,此轮缺口最终的变现形式或许不是短期价格的暴涨,8 元乃至10 元的商品苗价高度大概率难以期待,但偏中期的盈利中枢抬升,是大概率事件。结合Q2 大幅回调的股价,当前位置我们仍推荐关注白羽肉鸡板块,推荐标的益生股份,圣农发展。黄羽肉鸡方面,在2019 年的高光时刻之后,历经了超过2 年的亏损,才迎来22Q3 的短暂曙光,但很快便再次破灭。在食品工业化的浪潮之下,叠加黄鸡自身冰鲜化的趋势,白鸡、817 鸡对其的替代是需求端难以避免的冲击,黄鸡仍在经历供需再次平衡的过程。除季节性需求的拉动外,猪价波动对其拉动作用将再次提升。鉴于当前的黄鸡供给水平,我们认为23H2,“金九银十”仍有,但结合猪价预期,黄鸡年内季节性高点难超去年是大概率事件。低位布局季节性景气,建议关注立华股份。
风险提示:生猪、肉鸡价格持续低迷;转基因玉米推广与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推广进程延后;养殖疫情爆发等。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