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公考编大热,不少人为了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挤进了为数不多的这几条赛道。
【资料图】
其中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对口专业的,甚至是技术性、工科专业的也都加入进来。
尤其在三年疫情下,人们内心的不安感和焦虑感加重,而当他们走出去寻找工作的时候,发现整个就业行业以及大环境都十分严峻,找工作难、就业难,成为多数预备打工人的共鸣,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出了校园,走进社会,涌入这一赛道。
事实上,非对口进入国家机关,这并非是现在考公热之下才有的,一直以来,就有不少国家优秀人才,因为在本专业上成绩斐然、能力突出,之后转岗为公职人员。
郭文强就是其中的一员,原本读化学专业的他,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并坚持不懈地积累经验,2021年,当选为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
成长经历
郭元强于1965年出生于河南光山的一个普通家庭。
从小时候父母就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郭元强深知只有学好知识,才有有机会去更广大的天地发挥自己的本领。
在父母的教导下,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优异。考到了很好的初中和高中。
1984年,他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9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和1930年建立的中华大学化学系。学院现由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农药化学研究所、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组成。拥有一座使用面积达14000多平米的现代化实验大楼和价值2000多万元的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学院有着优良严谨的治学传统和创新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在校期间,他积极学习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基本技能,并且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与应用,用以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等。
并且在师范大学的滋养下,他不仅进行了良好的专业知识提升,还学习了化学专业教学与技能研究应用等技能的培养。
1988年,本科毕业的郭元强前往广西农学院基础课程部化学教研室任助教一职。
在任职期间,郭元强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输出,不仅深化了专业知识,还在助教期间增强了教师技能。他积极参加学校内的教研课程,向优秀的老师学习。
在这过程中给了他很多的感悟,他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当前的专业知识是不足以支撑他自如地输出并教学的。
于是,他决定再次走进校园,继续深造。
1990年,他考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攻取硕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1987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整建制搬迁部分学科、研究室与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1994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使用现名。
毕业后,他留在了广东,在广东省石油化工进出口贸易公司任职,成为了一名项目工程师。
在学校内深钻专业之后,他离本专业更近了一步,在学术的世界内探索了更多,追求了更多。而加入工作以后,则让他脱离了理想的学术环境,进入实操,去不断实践、反复打破自己的猜想,在失败与成功中,将专业更多的应用于研究和现实生活中。
1996年,他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在纤维素开放研究实验室下属的高分子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这个过程中的他力求在专业领域里更加精深,1999年,他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最后获工学博士学位。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开设的全国第一家橡皮工学专业和全国最早一批硅酸盐工学专业。1981年,成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5年,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2012年,原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并入学院,成立新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1年,郭元强挂职任深圳市科技局局长助理。
这是郭元强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他由工学博士转向政治,走上了政坛。
他在科技领域有着十分专业的知识技能,在任职期间,通过积极地学习管理技能以及相关的政务知识,他得到了相当多的成长。
2003年,广东省进行全省范围内的联合公选,选拔20名副厅级干部。郭元强报名参加考试,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和考察之后,他成功担任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正常考试秉持着公开公正的原则,据公布,他的笔试、面试总分分别为94.16分、165.38分,在考生中分列第一、第七位。
2008年,广东从省直经济综合管理部门选派10名副厅级干部,到有关地级市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元强被选入其中,7月,他任职广东省茂名市委常委、副市长,以及茂名市代管县级市高州市委书记。
在选拔考试中,郭元强深入学习了党政知识和管理技能,再通过工作中的实践和融合,他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
学术性人员进入政党之后,不断提升自己的目标并没有变。
2012年,广东省委组织部决定采用“公推比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省外经贸厅厅长,这也是广东首次拿出省政府组成部门正职进行公开选拔。
郭元强积极报名参加,并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当时,他谈到“在转型升级中,如何辩证地看待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的关系?”时,他表示要在平稳中进行过渡,不能拔高,也不能完全地交给政府,而是要两者协调起来,政府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同时企业也要在发展中推动政府的管理及时更新与创新。
最后,他成功当选为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党组书记。
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从技术型干部到管理型干部,我的成长伴随着广东省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广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受益者。”
担任厅长后,他调查民意,研究当地的实际情况,抓住广东外经贸在转型升级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问题进行改革,并且他还十分注重因地适宜,而非一大把抓。
2016年3月23日晚,时任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接受调查。次日上午,郭元强赴珠海“救火”,出任珠海市委书记。
这是郭元强首次主政地方。
他临危受命,但却一点都不马虎,担起了这份责任,通过自己精通的理论知识,再经过实地的考察和走访,进行统筹指导,引领全局创新发展。
2018年,郭元强被调任为江苏省副省长。
2019年,他出任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省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
2021年2月,郭元强担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并兼任江苏省委党校校长。
2021年9月,武汉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领导班子认为郭元强同志有十足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经过了多职位的打磨,对政党领导工作十分熟悉,政治素养高,完全可以担起此任。
2021年9月,郭元强正式升任为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
在武汉市委书记空缺近五个月后,郭元强再一次临危受命,这一次,他回到了他母校所在的地方。
上任工作
今年四月,按照中央部署要求,郭元强到武汉经开区,深入企业、技术机构等开展调研,并检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他十分注重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强调说,要抢抓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机遇,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传统车企转型,积极引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在汉布局,推动我市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郭元强会见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一行。
郭元强与其交流的时候提到:中国日报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中国日报聚焦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采写编播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为塑造武汉良好国际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携手讲好武汉故事,充分展现新时代英雄城市良好形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更好促进武汉与世界交流沟通,共同为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将为中国日报在武汉开展工作创造更好条件。
5月20日、21日,郭元强一行人前往黄冈、黄石、鄂州调研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工作,并在三地分别召开座谈会。
郭元强在座谈会上表示,推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是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性、战略性举措。
如今疫情走远,经济回升,城市该如何稳步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期待郭元强能够带领湖北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好!
标签:
